马太效应:防止订阅号进一步分化

著名的马太效应告诉我们,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下,万物都遵循“大者恒大,强者恒强”的规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用在公众号运营上也是一个道理,随着公众号的增多,运营技术之间的差异,马太效应越来越严重。这暴露了公众号的未来发展可能会遇到的一个困境,不断增长的需求和公众号资源的不平衡。

你不前进或原地踏步就意味着与他人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且这种差距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目前,订阅号的运营就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运营过订阅号的人都知道,开通时间哪怕比别人就晚一点,运营的效果可能就相差十万八千里,因为粉丝拉粉丝,是几何级数地增长的。

按理说,能成为“恒大”“恒强”者,一定是早期介入者才对,但现实却未必,许多占了先机的订阅号也开始落后了。

这说明,微信的订阅号在进一步分化,不单是开通时间早晚造成的,还受其他很多因素影响。

如“阅读数”的出现。阅读数把大小号之间的区别赤裸裸的呈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一眼就意识到哪个是大号,哪个是小号。这下就比较麻烦了,因为大多数人都有从众心理,谁都会更愿意主动订阅有几万读者的公众号,而对阅读数较少的微信号则嗤之以鼻,事实上阅读数平平,但文章质量高的公众号比比皆是。

单纯地以阅读数来衡量公众号好坏、文章质量高低的后果就像微博一样产生马太效应,越是大V粉丝增长的越快,而普通人由于机会越来越少,导致参与积极性降低,进而使整个系统失衡。

可见,未来微信公众号将会进一步分化,超过90%定位不精准、内容不优秀、编排不讲究、互动跟不上的公众号都将进一步被边缘化。而定位精准,内容质量始终有保障的,懂经营,懂得管控风险的订阅号则会逆势壮大。也就是说未来的公众号要以专业化运营,精细化操作为基础。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风险管控的问题,现在很多公众号之所以距优质公众号越来越远,甚至被停、消号,不是内容质量问题,也不是管理上的问题,而是人为因素。如,诱导性的消费问题,刷粉行为等等,推送些社会敏感性的话题,侵犯他人权益,个人隐私的内容等,这些都违背了腾讯公司的有关规定。

(1)刷粉行为

刷粉行为就是利用非法手段增加粉丝点击率的行为,随着微信营销越来越多地被接受,一条灰色产业链随之产生,从而催生了不少专门从事刷粉业务的公司、机构和个人。他们雇佣水军或者花钱刷粉。据媒体的披露,有些公司竟然推出了1元“刷粉”业务,只要肯花钱,每小时增长速度可超过30%,如新号600粉,老号可达2000粉等。刷粉行为严重影响了微信平台的正常运营,侵害了用户的切身利益。对此,2015年年初,腾讯公司曾做了明确规定,未经腾讯书面许可,利用其微信个人账号、微信公众号任何功能,或第三方运营平台在微信朋友圈进行推广或互相推广的,无论是否出于商业目的,使用者账号都将被处理。

(2)诱导性关注、分享行为

随着微信的普遍运营,公众号、朋友圈已成为无效信息的重灾区,很多人深受诱导性关注、欺骗性分享的困扰。这种行为以欺骗,诱导、奖励或者强制性为主,强制用户分享信息的行为。比如,曾经有一段时期,最火的送杯子活动,当时运营商就是靠这种方式吸引来粉丝。其实,这个活动不是真实的,当用户参与了活动后却没有得到所谓的杯子,但信息已经被大量分享出去了。

腾讯公司明文规定,对于诱导分享行为将永久回收公众号接口权限,行为恶劣、影响较严重者直接封杀账号。

(3)发布违规内容的行为

有些信息不是诱导性的,也不具有明确的欺骗目的,但由于违背了社会公德、国家法律规范或相关的规定,而遭到腾讯的封杀。这类内容有蓄意而为,也有无意触犯。总之,在运营公众号的内容时要明确哪些内容是禁止的。

(4)使用外挂的行为

按规定,未经腾讯公司的允许,任何企业和个人不允许擅自使用任何插件或第三方工具与公众平台对接。但有些运营者为快速获取大量粉丝,或利欲熏心掘取某种利益,

或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擅自使用不合法的软件进行操作,如曾经第一火热的“微信

公众号群发助手”“安装抢红包外挂软件”等,另外,还有多开插件,一键转发插件等。只要有人安装了类似的软件,速度与概率大大提升,严重侵害到了他人的利益,影响到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这一行为又叫外挂行为,使用的软件统称外挂软件,所谓的外挂就是微信“外挂”,通常是指未经许可、擅自篡改微信客户端数据的第三方软件。对此类违规行为,微信安全中心发布了“微信深入打击‘外挂’处理的公告”,明确表示要坚决整顿和打击。对相关使用非法外挂的用户,将根据违规程度按照阶梯性处罚原则进行限制功能、账号封停等处罚。




(本文内容及图片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