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业适合做小程序

对互联网产品来说,定位很关键。按:重要/不重要、高频/低频,我们将互联网产品分别放入4个象限,那不同象限的产品又应该如何应对小程序呢?总结如下:

象限1:大玩家、高频应用不应该接入小程序,特别是对数据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产品。

象限2:应该慎重接入,利用微信的开放能力,引导用户到自有产品中。象限3:视情况接入,主要看开发能力。

象限4:这个象限包含了大量的服务类产品,应该毫不犹豫地拥抱小程序。

如果你的产品满足的是低频长尾需求,那么你就要考虑接入小程序了,但是如果你的服务属于很高频的,而且对于交互和界面体验的要求很高,那你最好还是要用原生App来做,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层面考虑:

(1)相比而言,App技术架构更胜一筹

微信与其他App一样,都属于操作系统层级的应用,只不过微信是移动互联网最大流量入口的App.

小程序是基于H5开发的程序,但用了类似于JS—SDK的框架(百度以前是clouda框架),只能在微信上运行,在功能性能上会相对弱一些。

而App是基于大生态系统Android和iOS的应用开发,需要针对不同的开发系统使用不同的开发语言,可实现完整功能。因此,原生App在个性化的功能和交互方式上,在面向操作系统的底层性能优化,对数据的支持方面会比小程序更强大。

(2)小程序的“轻”和“重”需求相矛盾

我们都知道,微信把小程序的大小限制在4MB,定位为一个可以“用完即走”的工具,决定了小程序不太适合做太多功能。以美柚小程序和美柚App为例,美柚小程序比美柚App少了很多功能,只保留了美柚最核心的功能—经期记录。

另外,App对硬件资源的利用更加淋漓尽致,基于系统级别的API,App可以做出性能、设计、效果和流畅程度远远超过小程序的软件和服务。小程序开发,是基于SaaS模式,使用微信的UI、组件、接口。而App开发是在iOS系统以及Android系统两套不同的技术班底下,使用多种开发语言打造出来的产品。

因此,小程序更适合那些使用频率低、功能相对少且有内容和服务属性的“小程序”,比如,大姨妈、墨迹天气、aTimeLogger这类工具型App就更适合应用在小程序场景,而那些使用频率高且功能复杂的应用,比如,大型游戏、美图秀秀、高德地图这类后台较重的App,通过原生App会有更丰富的产品体验。

(3)App比小程序更开放

小程序面向的是10亿月活跃用户,基于微信生态的应用开发,需要遵循微信小程序设计规范》《微信小程序平台运营规范》《小程序开发文档》和《小游戏开发文档》。

相比而言,App面向的用户群是约20亿的智能手机用户,是基于Android和iOS两大移动操作系统的开发,除开发需要遵循生态系统外,运营和推广都可以遵循创业公司自己的想法(苹果相对严格一些)。

所以,本身属于高频服务而且对于交互和界面体验要求很高的领域,从长远来说,做App会更加合适,但低频长尾服务、更注重线下场景以及本就属于微信生态内的领域,拥抱小程序就是更好的选择。




(本文内容及图片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